
一些時候在小紅書上看到別人分享的財富數目
.
例如:我(A君)今年30歲,淨資產有RM500,000,算OK嗎?
.
下面的留言免不了出現一些比較
.
例如:我(B君)也是30歲,但我只有RM300,000
.
這難免透露了一些焦慮,同樣年齡卻比不過別人
.
但這樣的直接判斷是正確的嗎?
.
今天我來教大家一個比較客觀的演算法
.
大家都知道,時間是財富累積的要素之一
.
我就以上述的A君和B君來做例子
.
假如A君從20歲開始就出社會已經工作,有10年,那他的計算如下:
.
淨資產/累計的工作小時 = 平均累積財富生產力
.
500,000/(10 x 50 x 5 x 8) = RM25
.
這代表每工作一小時,A君為他的財富累計RM25
.
我們看看B君,他是從25歲才開始出社會工作,有5年,他的計算如下:
.
300,000(5 x 50 x 5 x 8) = RM30
.
這代表每工作一小時,B君為他的財富累計RM30
.
以累計財富生產力來看,其實是B君比較高的
.
當然,我是不鼓勵大家做財富的比較,人比人是比不完的啦
.
看自己的逐年平均累積財富生產力的進步才是正確的做法
.
我可以給大家我自己的一個基準點來做對標
.
平均累積財富生產力 > RM70 = 優等生
.
平均累積財富生產力 > RM35 = 及格生
.
大家不妨開始算算自己現在的平均累積財富生產力吧
.
還沒達到基準點的,我們一起努力吧
.
琳達夫妻首本著作《富足理財》網購鏈接
Lazada – https://s.lazada.com.my/s.RwvnK
Shopee – https://shp.ee/qmkofhq
.
ETF慈善投資學習會詳情 – https://lingtatrichdiary.com/etf-charity-talk/
.






Leave a Reply